寶貝“食物停滯”怎么破了? 溫暖的心臟食譜,幫助寶寶脾胃開胃
又到了一年中吃貨們最愛的時分——過春節(jié),在大人們大快朵頤的同時,“小吃貨”們的胃口也不能小覷,可他們一旦吃撐了,脾胃更容易受傷。中醫(yī)指出,小兒積滯假如不及時處置,有可能會演化成厭食以至疳積,“小饞貓”變成怎樣哄都不愿啟齒吃飯的“小皮包骨”。
孩子過年食滯應怎樣處置?孩子不愛吃東西又該怎樣辦?如何辨別厭食癥和“疳積”?記者日前特地采訪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(yī)療中心中醫(yī)兒科主任醫(yī)師李薔華。專家還特別引薦了幾款暖心健脾養(yǎng)胃的小兒食譜和小兒推拿手法,家長們趕緊珍藏備用,讓孩子過一個安康快樂的春節(jié)。
疑問
孩子不吃飯、脾氣暴就是“疳積”?
在不少“老廣”的觀念里,誰家孩子不愛吃飯、“發(fā)爛渣”(脾氣臭),很有可能就是“生積”。這里的“生積”,又稱“疳積”、“疳證”,從中醫(yī)學的觀念來看,是一種由于小兒的脾胃受損,營養(yǎng)不良,而呈現(xiàn)形體消瘦、面色無華、毛發(fā)枯槁、肉體不振、焦躁不安或飲食異常的癥候。
“孩子不愛吃飯就是‘生積’?其實不然。”李薔華說,“往常,疳證的發(fā)病率大大降低,特別是重癥明顯減少。如今常見的孩子不吃飯案例,多是由于積滯或厭食癥招致的。”
中醫(yī)學以為小兒厭食癥、疳證都是由小兒脾胃運化功用失常惹起的,病因多與喂養(yǎng)不當、疾病影響、先天稟賦缺乏等有關。其中以喂養(yǎng)不當惹起者最為常見。“乳貴有時,食貴有節(jié)”。中醫(yī)學以為小兒臟腑柔嫩,脾常缺乏。假如家長缺乏喂養(yǎng)學問,在嬰兒期未能按時添加輔食,常常就會招致小兒斷乳后不能順應普通飲食。
還有的家長過火擔憂小兒營養(yǎng)缺乏,片面強調高營養(yǎng)飲食,給小兒過食肥甘厚味的食品(如糖類、煎炸、炒香食物,或者是濫服補品),超越了小兒脾胃消化才能。假如過火溺愛小兒,投其所好,生活無規(guī)律,進食不能按時,貪吃零食,養(yǎng)成挑食、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氣,致飲食饑飽無度,均可損傷小兒脾胃功用,影響食欲。
支招1
妙用保濟口服液 緩解孩子“食滯”
李薔華指出,每逢佳節(jié),餐桌上少不了大魚大肉、肥甘厚膩的大菜,不少人都會“熱氣”或消化不良。“特別是小孩。節(jié)日期間家長忙著走親訪友,對他們飲食的監(jiān)視和照料肯定會比擬疏略,一些素日里不準吃的煎炸熱氣食品過節(jié)期間也被盡收口中,所以特別容易食滯和上火。”
李薔華指出,春節(jié)期間假如孩子吃得過飽、太滯,倡議1~3歲的幼兒在成人監(jiān)護下,可恰當吃一些保濟口服液,普通每次服用1/3支,每日2~3次,一天的服用量不超越一支,“假如是普通的食滯,服用兩日左右即可奏效,年歲稍大的孩子可恰當加量。假如孩子年歲過小未滿1歲,或家長對用量把握不準,可咨詢醫(yī)生的專業(yè)意見。”
此外,捏脊療法也是提升小兒脾胃機能,預防食滯的好辦法之一。李薔華引見說,捏脊具有疏浚經絡,促進氣血運轉,健脾和胃,調理臟腑功用,加強機體抗病才能的作用。亦可作為預防保健之用。“而且操作手法簡單,家長稍加學習本人在家里就能夠幫孩子做。”
捏脊療法手法
小兒俯臥。雙手半握拳,兩食指抵于背脊之上,再以兩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,合力夾住肌肉提起;然后食指向前,拇指向后退,做翻卷動作,兩手同時向前挪動,由下而上連續(xù)地沿脊柱向上提捏肌膚,如此重復5次,捏到第三次后,每捏3下,將皮膚提起1次。每日1次。
留意事項:
1.高熱、心臟病、脊背皮膚感染或有出血傾向者慎用。
2.飯后不宜立刻捏脊。
3.小兒治療后留意背部保暖,治療后2小時內不適合洗澡。